晨报记者:《天机》是怎样的故事?
蔡骏: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,在泰国北方旅行,大雨中迷失方向,误入一条深深的隧道,发现一座群山围绕中的城市。种种迹象表面这是个华人社会,尽管街上的商店和楼房一应俱全,居民住宅里有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。然而,整座城市竟空无一人!
所有的故事都在这座空城中发生,这座城市为何会空无一人?旅行团又为何会误入歧途?他们又会发现什么遭遇什么?下一个牺牲者又将是谁?主人公们关系和命运将如何发展?无数个巨大的悬疑交织在一起,不到最后一刻无法解开。
晨报记者:为什么说《天机》是你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?
蔡骏:首先这是我写得最“长”的一部小说———构思和写作的时间最长,我从2005年底就开始筹划准备了,目前已写了三十万字,可能要今年年底才能全部完成。其次,是这部小说的内容非常丰富,人物和线索也非常繁多。根据我的规划,《天机》的故事容量将有六十万字,是一部悬念贯穿到底的“超级大长篇”,我运用了美剧“第一季”、“第二季”……的概念。
但这也可以说是我写得最“短”的一部作品———因为《天机》的故事推进的节奏非常之快,而且又集中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,其紧凑程度不亚于美剧《24小时》。我已经正式写了有半年之久,而小说里故事推进的时间才只有四天!第一季“沉睡之城”有二十万字,而小说里发生的时间仅有56个钟头,可以说是一部“分秒必争”的小说。
除了最“长”与最“短”之外,《天机》故事本身也与我以往作品截然不同。
首先,过去我的小说大多发生在现实都市之中,而这次却挪到了泰国北方的一座陌生的城市,而这座城市里又空无一人,所有的建筑和生活设施都完好无损,就好像全城居民都出门去看了场电影院,便永远地消失在了神秘的雾气之中。旅行团面对的是一个封闭的环境,谁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现什么会遭遇什么?就像来到了废墟之中,又像所有人就在自己身边,这种亦真亦幻的环境是我以前未曾写过的。
其次,我以往作品大多从个人视角出发,探究的是个人的命运与情感。但《天机》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十几个,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故事和性格,其中有几个主要人物都要花费不少笔墨。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故事。而旅行团则构成了一个小社会,现实中的各个阶层和人物,都将在《天机》的小社会中体现出来。十几个人物不同命运的发展,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,都会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,密如蛛网一般展开故事。而沉睡的空城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,尽管几乎没有一个居民出现过,但那沉睡着的钢筋水泥的森林,正是我们现代都市的缩影。
而最重要的在于,在《天机》的第二季和第三季里,将会展开对哲学和宗教的思考。
晨报记者:你的《天机》适合怎样的人群阅读?
蔡骏:我可以非常明确的说:《天机》的适合阅读人群———从8岁到80岁的任何懂中文的人。
《天机》的故事虽然紧张,但并没有任何让人感到不适的内容,其包含的精神也是符合大多数人伦理道德的———我本人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,深受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。
我曾经说过:心中有鬼,不如书中有鬼。悬疑即生活,生活即悬疑,既然悬疑小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,难道我们要自己反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