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白烨,男,1952年6月8日出生(农历5月16日),汉族,陕西黄陵人。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,曾在本校留校任教;后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9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。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室副主任、主任、总编辑助理,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,《中国文学年鉴》副主编,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。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、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理事。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。

面对文学批评对象日新月异的世大演变,我们自己也在批评的行进中悄然变异,而文学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挑战,也都转化为批评的一个又一个的难点。在这样一个超出我们以往文学经验的批评历程中,我们前进着,困惑着,探索着,也改变着。这本评论集共分两辑。第一辑“思潮追踪”,涉及到建国以来的当代文学的思潮与观念的演进,新时期之后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,进入新世纪后文坛发生的种种新变革。第二辑“创作评论”主要是有关小说与小说家的评论。 [详细]

对于第一本“文学新书评”,在书评文章的择取上,既看所评对象的重要程度,也看评文本身的精彩与否。意在通过这种双向择优的选取,以点代面地反映一年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累累硕果。在我看来,这其实是以书评的方式说文学,或换个角度看文坛。 ——主编白烨 [详细]

长篇现象观察一切尚在过渡中——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一观感与期望——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二……长篇新作短评不同凡响的《尘埃落定》超越审美愉悦的现实主义——读《都市风流》……女性写作点击撩开城市生活的帷幔——读《无雨之城》独特而大气的力作——读“茶人三部曲”……历史小说追踪历史小说的新收获——与蔡葵等谈《雍正皇帝》史笔与史识——读“长城万里图”长篇系列……西部小说论评青春的悲苦向谁说?——读《苍凉青春》力度与深度——读《平凡的世界》……荐语、序跋与对话《羊的门》荐语《坚硬如水》荐语 [详细]
- 生气勃勃 亮点多多——2011年上半年的长篇小说一瞥
- 肖克凡长篇小说《生铁开花》他们的人生坚实如铁
- 慷慨悲壮的移民史话——读王雨的长篇小说《填四川》
- 青春文学写作的新高度
- 2010年长篇小说:多焦视点与多重变奏
- 隐于荒诞的现实批判
- 当代文学的前史
- “对话”的奥秘——读宁肯的长篇新作《天·藏》
- 关注“财富”的背后
- 徐艺嘉长篇小说《横格竖格》惊人又启人的“呐喊”
- 平稳前行中的悄然变异——2009年文坛盘点
- 别有难度 因而难能
- 《公务员笔记》解析官场生态
- 网络文学的勃兴
- 文学的新格局与批评的新课题
- 在追寻与追问中成长
- 在审视命运中反省历史
- 新的形象 新的气韵——读李海鹏的长篇小说《团政委》
- 历史的“臆说”——读《误读与背离的往事》
- “南漂”的如叶人生
- 现代人的变异和迷失——评长篇小说《夜奴》
- 军中女杰的悲喜剧——读刘静长篇小说《戎装女人》
- 朴中见色的“生活流”
- 富于现实精神的历史小说—— 读王跃文的长篇小说《大清相国》
- 喜看奥运会 欣赞“80后”
- 现代人变异和迷失的图谱
- 《土窑》:直面现实是主要特色
- 悲情背后的激情
- 《误读与背离的往事》:历史的“臆说”
- 白烨:着眼于长远 着力于整体
- 青春文学写作的适时盘点
- 白领女性外企职场浮世绘
- 在行进中更变 在更变中自立——文学批评30年的演进与嬗变
- 网络文学的成长簿记——读马季的《读屏时代的写作:网络文学十年史》
- 一个执拗的悲情人物——浩然印象点滴
- 葆有自己生活的元气——评宫平长篇小说《金融圈》
- 在河海之间
- 得失之间——刘震云长篇小说《我叫刘跃进》
- 表象寂然 成果斐然——2007年长篇小说概观
- “80后”的现状与未来
- 现实中的“童话”
- “80后”在成长 ——2007年文坛的一个可喜现象
- 青春的三种故事
- 俗中见雅 平中有奇——关于葛水平
- 诗性地表达理性——读晓航的小说
- 遭遇“媒体时代”——回望2006年的文坛
- 精神的凸显与艺术的拓展——2006年长篇小说概观
- 当代文学在发展,在进取
- 分野、分流与分化——媒体时代的文学流变考察
- 新世纪文学的新格局与新课题
- 老宅院里的众生相——读杨黎光长篇新作《园青坊老宅》
- 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书写中国记忆
- 苏北:想看的和想说的
- 特殊的抗战奇绝的新变——读谢颐丰的长篇小说《气血飞扬》
- 难以遮蔽的人性光辉——读严歌苓长篇新作《第七位寡妇》
- “苯”与“花”组合之后——关于《奔花》的对谈
- 历史叙述中的人文思考——读刘醒龙的长篇小说《圣天门口》
- 雄浑的现实交响曲——2005年长篇小说巡礼
- 他走了,一个时代也走了——缅怀张中行先生
- 叩问命运——读阿来长篇新作《空山》
- 性情互见的“怀念”——读王蒙的《不成样子的怀念》
- 希望在“边远”——读王刚的《英格力士》
- 营造女性形象的能手——毕飞宇小说印象
- 孔子中的“这一个”——读钱宁长篇新作《圣人》
- 辣手柔肠写人生——读斯妤的小说
- 当下生活的病相报告——评周瑟瑟的长篇小说《暧昧大街》
- 张悦然长大了——读《十爱》
- “爱”的别样诠释——读王曼玲的长篇小说《天香百合》
- 青春的自白与自省——读章元的长篇小说《我的痛已绝版》
- 活力与希望——有关“80后”的两本书